湖南日报7月5日讯(全媒体记者 胡盼盼 通讯员 彭楚璨 杨慧)高温湿热天气有利于农作物病虫发生危害。省植保植检站近日发布通知称,预计流行性病害、迁飞性害虫、钻蛀类害虫、夜蛾类害虫、刺吸式害虫、蝗虫等有害生物将呈重发态势,要求切实做好病虫害防治。
据气象部门预报,7月上旬、中旬我省仍有强降水过程。各地要加强监测预警,尤其要关注受淹后的农作物病虫发生情况,及时发布防治信息。加强技术指导,组建技术专家组深入田间地头,指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和科学防控病虫害。及时清除淤沙、淤泥,对苗情较差的,及时喷施免疫诱抗剂或生长调节剂,提高植株抗逆耐害能力。
迟熟早稻重点防治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。中稻要抢晴抓早及时预防水稻细菌性条斑病、细菌性基腐病等细菌性病害发生。根据二化螟、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在田间的发展情况,选用对路药剂防治。对于晚稻秧田,要加强管理,移栽前1-3天选用内吸性长持效药剂,带药移栽,预防二化螟、稻叶瘟、稻蓟马、稻飞虱和叶蝉及其传播的病毒病。对于夏玉米,在排涝除湿、中耕松土的基础上,重点防治玉米纹枯病、大小斑病、茎基腐病、穗腐病等病害。对于大豆,重点防治大豆根腐病、菌核病、锈病等病害。专业化服务组织要发挥高效应急防控能力,采用植保无人机等先进药械开展统防统治。